看到多數木作都出現而十分開心的 A, 忙著東拍西拍, 不過 J 又細心地問了個問題 : 你那個防潮箱的位置, 要不量量看夠不夠大呀.
印象中, A 的防潮箱尺寸報給吳姐時, 還有多留幾公分, 應該不會不夠. 可是現在書櫥的空間看起來, 感覺就是不夠大, 難道是錯覺嗎? 不管了, 拿出為量投影布幕位置而準備的皮尺, 把尺寸量回家和防潮箱的大小比較.
看到多數木作都出現而十分開心的 A, 忙著東拍西拍, 不過 J 又細心地問了個問題 : 你那個防潮箱的位置, 要不量量看夠不夠大呀.
印象中, A 的防潮箱尺寸報給吳姐時, 還有多留幾公分, 應該不會不夠. 可是現在書櫥的空間看起來, 感覺就是不夠大, 難道是錯覺嗎? 不管了, 拿出為量投影布幕位置而準備的皮尺, 把尺寸量回家和防潮箱的大小比較.
隔了一週, 再去看看新家, 一週, 哇, 進度真是驚人.
因為臭烘烘事件, 快步離開新家, 沒發現天花板藏著嚴重的問題, 倒是細心的 J 提醒, 投影布幕預留的空間, 位置似乎不大對. 於是當天晚上, 量了量家裡電視和牆的距離, 翌日, 又馬上到新家量量天花板上的投影幕留孔.
J 的細心沒有錯, 投影幕留孔的位置, 離牆太近, 近到沒辦法蓋住電視. 這, 和原來的規劃大不相同, 原來 JA 的計劃是, 投影幕垂降下來後, 要能把電視遮住, 這樣日後買了 Wii, 打得太過癮, 即使手把飛出去, 也不會把電視砸壞.
上個週末來看新家, 發現雖然在裝潢, 不過室內還不至於工具落滿地, 於是在 J 的堅持下, 今天帶上阿黃來看看裝潢中的新家.
裝潢開始後的第一個週末, 趁著 J 忙過, 陽光尚在, 趕忙到新家看看裝潢情形. 畢竟離上次看只隔了一個工作天, 所以並不期待看到太多的進展.
交屋之初, 吳姐居然說要往義大利參加傢俱展, 問我們要不先由另一位設計師負責, 先進行天花板工程, 這樣也可以快點完工, 可是和吳姐談了那麼久, 一時半刻要換人, 還真是難以接受, 於是和 J 討論, 寧願晚一點搬新家, 也要全程由吳姐處理工程. 好不容易, 吳姐由義大利回國, 也幫我們看了動工的好日子, 千呼萬喚, JA 家的裝潢終於動工了.
說真的, 其實 JA 算是蠻難搞定的客人, 光是層出不窮的點子, 每次改完說要定案, 結果都會想到新的東東, 只好又再請設計師改一次圖, 幸好吳姐不以為忤, 每次都順應著 J&A 的新要求. 好不容易, 在時間的壓力下, 終於定案, 簽下了施工約.
平常有點天兵, 這次難得仔細的 J, 辛苦地從網路上找到了各式各樣的資訊, 一一地和估價單做比對. 室內每一坪的油漆費, 要刷油漆的總面漆, 在拿到估價單後, 都仔仔細細地確認過一次. 雖然對每一坪的價格沒什麼概念, 不過仔細看, 仍可以找出不少疑問.
說到去年, 真是個神奇的年. 從年頭到年尾, 一直忙得天翻地覆, 忙得沒時間把裝潢的事情完全定案.
沒錯, 即使客變結束, 也不過是確認了在家活動的動線, 離真正談定裝潢, 可還遠得很, 許多的細節, 都得再仔細推敲.
奉 J 令, 找設計師文章剩最後一二篇, 先行預告接下來要登場的裝潢工程流水帳.
千錯萬錯, 都是加班惹的禍.
吳姐一開始就表示, 她對廚具並不熟, 所以廚具是由合作的廠商設計. JA 把需求告訴吳姐, 包括電器櫃, 動線, 冰箱的需求, 尺寸等等, 再由吳姐和廚具商溝通. 但是因為 A 一直加班, 抽不出時間向吳姐拿設計圖, 於是發生吳姐和設計商都覺得廚具規劃完全滿足屋主的需求, 但是 J 卻無法接受的事情.
因為 A 加班之故, 一直沒和吳姐確認廚具的事宜, 然後在昏天暗地的加班中, 客變的時間就到了, 對 A 而言, 實在有點忽促.
其實 JA 選的建商, 還算不錯. 吳姐一直認為, 天花板的出線孔在裝潢時再拉到要出燈的地方, 沒辦法在天花板上就留數個孔, 因為根據她的經驗, 沒有多少建商會答應客人這種要求. 不過 A 硬著頭皮去詢問建商, 得到的答案居然是沒問題.
動線和平面圖都確定沒問題, 也確定要麻煩吳姐, 按規矩來的話, 接著就是簽約, 談細部的規劃. 吳姐人不錯, 一直和我們談, 卻都沒談到簽約的事, 印象中, 好像所有圖都看完了, 客變也結束了, 才簽設計約, 至於設計費, 在 A 堅持約訂金下, 才付了一半, 另一半因為也是請吳姐裝潢, 總費用最後再掉訂金, 所以圖都被我們看遍了, 我們的設計費都沒付清呢. 聽說一般的流程是先看平面圖, OK 後就簽約收訂金, 再看細部圖. 圖也只能看不能拿, 直到付完設計費, 才可以把圖拿回家好好看. 這方面吳姐對我們實在很好.
家具配置圖, 就如我們一般常見的, 不過吳姐有許多巧思, 都可以見識到設計師的功力.
設計師的成果, 和系統傢俱果然整個不同.
首先是進門的鞋櫃, 移除了建設公司原來輕水泥隔板, 改用木作爭取更好的空間使用. 不過最令人欣賞的, 是鞋櫃下方留有十來公分的空間, 讓平時常用到的涼鞋, 室內拖等, 可以直接推入推出, 不必每次都要開關鞋櫃.
前言, 裝潢的系列文章, 拖了十分久, 其實或多或少有寫一些, 不過因為未正式完工, 怕寫了有人問, 推薦或是批評有誤, 所以一直不敢貼上來, 現在終於快全部完工, 也有不錯的成果, 所以裝潢篇就繼續連載囉.
----
漏水參觀, 工地參觀, 初驗, 複驗, 再驗, 都是同樣的地方, 可是拿到了鑰匙, 同樣的地方再次進去, 感覺就是完全不同.
複驗後一週, 建商又排了一次複驗. 這次就順利得多了, 各式缺失也都改善, 即使有一兩個窗框的輕微刮傷, 也馬上有工作人員處理. 另外, 就是刮傷玻璃雖都換上新的, 但又刮傷了一小片, 不過也不必真的百分百要求, 不然可是如上次建商的人所言, 都不用交屋了. 把上次未完成的部份檢查一次, 沒找到什麼問題, 就回建商辦公大樓交屋.
交屋的事項實在有夠多, 不只是繳尾款, 拿房契, 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事項.
初驗後二週, 收到要求複驗和交屋的預約通知. 於是事先問明了複驗通過後的步驟, 以及最後要繳交的款項, 就等著複驗和交屋了.
初驗找出來的缺失, 都是小小的問題, 以土木師傅的技術, 一二天就能處理好, 所以 JA 都覺得再次驗屋, 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驗屋的時候, 應該就是交屋的時候, 於是領足了尾款帶在身上, J 當天要事加班, 也特地請了假, 準備迎接新家. 可是, 世事總是出人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