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 雖然路況良好, 也得花上二個半鐘頭左右才能到風櫃斗, 一路上總要下來舒個筋骨, 於是路上的名點, 就成了休息的標的物. 沒吃到什麼超級美食, 姑且把一路上吃的向大家報告, 讓大家做個參考.
剛由名間下交流道, 就看到二坪枝仔冰的招牌, 走到水里, 本店的指引就在眼前, 順著指引轉進叉路, 一下就到了. 三個長長的冰櫃中是各式各樣不同口味的傳統枝仔冰, 水蜜桃, 玉米牛奶等等, 不下數十種口味, 記也記不完, 和 J 挑了米糕和養樂多共二枝, 結帳時老闆還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 表情好像在說, 怎麼有人買那麼少的.
口味算是不錯, 就是傳統的冰棒, 口味不很紮實, 比起旗山枝仔冰城的差很多, 不過價格也差很多, 枝仔冰城一枝 15, 二坪的一枝 6 元, 也不能太苛求. 要是途經嘴纔, 想清涼一下, 不妨一試. 附帶一提, 二坪枝仔冰有附停車場, 不過十分雜亂, 還是路旁好停.
來到水里, 怎麼可以不買買梅子呢? 以前 J 在南投買的水里梅, 又香梅肉又多, 只是忘了當時是買哪一家的. 途經有名的水里梅舖, 當然就給他買下去啦. 買了冰梅, 話梅, 和紫蘇梅. 冰梅就是去子的薄荷梅, 雖然有薄荷香, 但沒有以前吃的清涼感, 至於話梅就別提了, 最基本的一種口味, 核太大, 果肉少, 還潤潤的, 像放太久吸到水氣, 而紫蘇梅, A 還沒吃, J 只丟了"不好"二字. 一包 150, 貴又不值得, 大家要買梅子, 還是去別家的是.
到了風櫃斗, 不想開上去和別人會車, 停在一段距離外, 慢慢走上去, 路上看到人手上拿著大甜筒, 還有人很開心的問家人說, 要不要去吃冰呀? 貪嘴的 J&A 當然是買了一枝來試試. 一球 25, 二球 40, 上頭的薄荷當然不錯吃, 但芋頭口味可就普普, 不過甜筒皮倒脆. 下山因為累了, 再向同一位老闆買咖啡, 雖然味道不錯, 但一杯 50 只比一般的衛生杯大一些些, 如果不是需要提神, 吃個甜筒就可.
到了梅櫃斗, 當然梅子餐是一定要的, 2005 年初吃了家, 梅子雞湯中的雞肉比肉乾要硬. 這次到拿過食品評鑑金牌(只不知金牌是和誰比較的...)的梅后他們家去試試. 點了梅子雞湯, 脆皮豆腐, 和翠笛山豬. 什麼是翠笛呢? 老闆說是洋葱, 雖然搞不大懂, 不過還是試試, 至於梅醬排骨, J 說是普通的菜, 就沒點. 結果菜剛點完, 老闆又跑來說沒洋葱了, 用山芹菜可好, 不愛芹菜的 A 可不覺得好, 最後改用油菜. 用油菜, 翠字是有了, 笛就不知在哪. 不過用洋葱, 去哪找這"翠"字, A 也不清楚.
有咬勁的山豬肉, 配上柔軟的油菜, 上頭加上梅子醬, 口味不錯; 脆皮豆腐不拘泥於非用梅子不可, 在另二道的梅子香中, 顯得特殊, 而且口味不差. 至於梅子雞湯, 是沒有硬得要命的雞胸肉啦, 還加了山藥和枸杞添健康, 可是或許 J&A 的喜好和老闆不同, 面對滿鍋的碎肉, 雞冠, 雞屁股, 實在不知道要怎麼吃. 最後的結論是, 梅后很漂亮, 下次帶 subway 坐在梅后底下吃就行了. 湯 300, 山豬肉 300, 豆腐 250, 不算便宜.
正餐得不到滿足的 J&A, 出了吃飯處, 踏著傍晚的梅香, 到了聞不到梅香的銅管玉米攤前, 挑了二隻玉米給老闆烤. 水煮玉米要吃嫩的, 烤玉米可要吃硬一點, 有嚼勁的才行, 所以玉米要挑大支點的, 這是在師大吃老爺爺烤玉米的心得. 所以 J 挑了一支 50 的, 不過和一支 40 的比起來, 在吃時會更香更好吃. 雖然烤得不能和師大夜市老爺爺的比, 不過算是今兒個吃到最滿意的囉.
啃過玉米, 喝了杯咖啡, 就盡興下山, 前天看了普普的納尼亞傳奇而精神不佳的 J&A, 就直接殺回新竹, 提不起勁再繞下台中吃小吃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