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阿布辛貝回來, 我們接著到亞斯文大壩參觀.
導遊說, 單眼不准帶下車, 可換鏡頭的也不行. ( 不過最近 Sony 出的 Nex, 不知道會不會被認出來 ) 反正無敵兔那麼大一隻, 要矇混也不可能, 不帶就不帶囉. 不過下車也沒看到有誰在檢查就是了. ( 相機的限制, 精英的埃及也有提到 )
導遊有交待相機的事情, 亞斯文大壩的事倒沒交待多少, 所以只有自個兒查囉. 幸好還有帶 i-gotU, 不然豈不是連自己去的是舊壩還是新壩都弄不清楚. ( 車程有經舊壩, 我們下車處是新壩 )
1898 年, 英國人建了亞斯文舊壩, 在 1902 年完工. 不過尼羅河的洪水, 總是讓人想像不到, 即使在 20 世紀初加高了二次, 在 1946 年, 還是差點被洪水蓋過去. 於是 1952 年新建亞斯文大壩. 因為亞斯文大壩蓄水的關係, 上游許多古蹟都將滅頂, 於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了搶救工作. 之前介紹過的阿布辛貝神廟, 菲萊神殿, 就是搶救計劃的成果.
在興建的過程中, 因為埃及在 1956 年承認阿共, 使得金主很不爽, 所以老美抽銀根, 不過沒關係, 老共的靠山蘇俄給埃及靠, 蘇俄出了約 1/3 的錢以及許多重機具. 所以在亞斯文大壩建好後, 還立了一個紀念塔紀念埃及和蘇埃的友誼.
有了亞斯文大壩後, 尼羅河的泛濫得以控制, 也能確保農業用水不受上游國家(蘇丹)影響, 而伴隨興建的水力發電廠, 除供埃及自己使用外, 也可賣給鄰國賺點外匯.
聽來不錯吧, 蓋了個水壩, 有一堆好處. 不過話雖如此, 大家總是習慣把一些可能傷害更大的問題略而不談.
例如水壩的興建, 解決了尼羅河泛濫問題, 可是就如大家知道的, 古埃及文明的起源, 是來自尼羅河的泛濫, 要是情況不對, 法老還得進行儀式, 祈求尼羅河泛濫, 今兒個水壩一來, 不泛濫了, 乍看之下是好事, 可是少了泛濫帶來的沃土, 尼羅河下游的耕地漸漸貧瘠, 出海處少了足夠的水量, 更使海水上升, 讓土地鹽化, 而沒有尼羅河帶到海中的大量養份, 連帶使地中海的漁獲也受影響. 而水壩和其上方形成的納塞湖(Lake Nasser), 大量水氣蒸發讓附近多雨, 也造成遺跡的侵蝕和當地氣候的變異. 所以公共工程, 豈能不慎.
抱怨說完, 還是來看看照片吧.
我們下車的地方是新壩, 上頭有立牌介紹亞斯文水壩的地形圖, 剖面圖, 還有一些數據資料.
最後給大家一點數據, 讓大家對亞斯文水壩的大小有個概念. 我們的石門水庫, 總容量約是 3.09 億立方公尺( 近年因颱風帶來的淤積, 讓總蓄水量只剩 2.14 億立方公尺, 而新的亞斯文水壩, 總容量高達 1690 億立方公尺 ( 圖上的 169000 million m3 ). 算一算, 約是石門水庫原計劃最大容積的 500 多倍. 這數字夠驚人吧! ( J 沒看數字, 直接亂猜還能猜中 500倍, 也是很驚人 )
這是回程車上, 在舊壩上拍的照片.
wiki 上的亞斯文水壩, 蠻清楚的.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98%BF%E6%96%AF%E6%97%BA%E6%B0%B4%E5%9D%9D
搶救下來的阿布辛貝神廟,
http://alantong.pixnet.net/blog/post/26523118
搶救下來的菲萊神殿,
http://alantong.pixnet.net/blog/post/2636790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