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 跑去板橋吃好吃麻油雞時, 發現對面有家臭豆腐的名字不會唸, 好奇心驅使下, 進去試試, 沒想到招牌一鍋要 120. 窮學生的 JA 實在是吃不起, 但不吃又心不甘, 於是二個人合吃一鍋, 從此, 就變成口吅品的忠實顧客, 若是遇到值得慶祝的事兒, 或是剛領家教薪水時, 就一人吃一鍋以茲慶祝. 後來其分店慢慢地增多, 永和樂華夜市, 三重夜市, 通化夜市都有分店. 畢業後到新竹, 真應驗了造化弄人, 上班後, 經濟能力能讓我們一人吃一鍋, 但是卻只能趁偶爾到台北的機會一嚐. 更傷腦筋的是, 永和的變得不好吃, 三重的在賣牛排...
後來在新竹發現口吅品開幕, 心中實是萬分欣喜, 雖然一開始, 因為沒有招牌鍋心中有些許的失望. 幸好一鍋 99 元的臭臭鍋, 有各種配料, 尤其是鴨血, 更叫人難忘. 不過剛開幕的幾個月, 生意並不算好, J & A 當時還怕他經營不下去, 以後就得上台北吃, 所以每三天兩頭就跑去吃一次. 過了幾個月, 開始有固定顧客群, 我們終於舒了口氣, 以後就有方便的口吅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