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行程的第一個景點, 不在義大利! 我們要參觀的是羅馬城中的國家 -- 梵諦岡!
經過 X 光的安檢後, 進入梵諦岡博物館, 裡頭展出歷代教皇的收藏品. 別說是收藏品, 據說入口處的曲線階梯, 就是某位大師的設計.
穿過庭院, 先進入雕像室, 一座座美麗的雕像, 就成排地陳列在展覽廳中, 要不是排列得算整齊, 這滿滿的雕像, 還真會讓人以為是進入倉庫呢! 進入博物館開始, 可以拍照, 但不能用閃光燈, 也不能開對焦輔助燈. 對焦輔助燈就是有時候在光線不足時, 相機會自己打出來的光線, 多是一個圈圈, 有紅有橙有綠, 不過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 所以整座博物館內, 雖然少有閃光燈, 不過各色光圈, 還是到處跑來跑去.
原來的參觀路徑不知為什麼封閉, 改走別的路線, 不知道原來要看什麼, 不過新路線有看到著名的勞孔雕像. 那痛苦的表情, 彷彿不只因海蛇咬噬造成的肉體痛苦, 還有那明明已提出警告, 但特洛伊人卻不相信, 仍將木馬迎進城中的心靈痛苦. 雖然只是一座雕像, 可是站在雕像前, 似乎能感受到勞孔的悲傷和痛苦.
接著是沒有頭的軀幹像. 據說許多雕刻家受勞孔像和此雕像的啟發, 又在雕刻上更上一層樓.
這座大水池(浴池), 忘了是打哪來的了. 當初要把這水池搬進來, 想必花了不少功夫吧!
除雕塑外, 金光閃閃的地圖室, 描述耶穌故事的織毯, 許多收藏都讓人讚嘆.
除收藏外, 美術館本身就是了不起的藝術作品. 各種華麗的天花板, 華麗的金光, 讓美術館顯得華貴明亮. 讓 A 一直不敢相信的, 是這些"立體"的天花板. 許多資料和導遊, 都說天花板是用畫的, 那立體感純是畫家對光線明暗的精確掌握, 讓我們由下方觀看時, 會誤以為是立體的天花板, 可問題是, 就算心裡知道正確答案, 當看著那"立體"的天花板時, 心裡冒出的疑問, 並不是"天花板真是用畫的嗎?" 反倒是換了個角度 -- "導遊該不會弄錯房間, 搞錯走廊, 其實上方的是浮雕天花板吧!" 看看照片, 這到底是畫還是浮雕呢?
走出美術館進入"拉斐爾室", 展覽室裡擠滿了人潮, 因為牆上是著名的雅典學園. 不知哪個求學階段, 課本上有圖中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插畫, 親臨現場, 看著那幾乎與人同高的人物, 一恍神彷彿也進入了那熱鬧的場景!
圖中角落那位年輕人, 據說就是拉斐爾的自畫像. ( 右下角第二位, 穿紅衣黑帽, 只露出顆頭的那位年輕帥哥 )
穿過一區感覺是屬於現代藝術的部份, 不過時間有限, 而且也非參觀重點, 所以只是匆匆走過.
之後, 在一個小小的門口, 發現了禁止攝影和禁止喧嘩的告示, 可是一進入該場所, 天啊, 裡頭成千人彷彿個個都不會看圖說話, 明明禁止喧嘩, 裡頭卻吵得跟菜市場一樣, 明明禁止拍照, 可是要是沒有一秒鐘是沒有閃光燈在閃的. 大家完全不守規矩到底是為了哪椿? 這小小入口進去, 就是舉世聞名的西斯汀禮拜堂!
天花板上的創世紀! 披風受神能鼓舞的上帝和看來纖弱的亞當, 手指將觸未觸的那一瞬間, 是米開朗基羅的不朽傑作之一.
牆上深藍背景上, 是米開朗基羅花了 25 年時光完成的"最後的審判".
創世紀, 最後的審判, 在網路, 在旅遊書, 在美術書籍裡, 也不知看過多少回, 可是置身在巨幅的最後審判前, 仰觀天花板的創世紀故事, 那震撼的感受, 實在難以形容. 只不知大家努力拍下的照片, 能否傳達同樣的感動和震撼? (因西斯汀禮拜堂內不能拍照, 所以前二張圖是由"藝術長廊--米開朗基羅"書中掃瞄下來的. 實際作品的色彩飽和度, 表現出來的立體感, 在書上的圖是難望其項背的)
最後, 這篇遊記的結尾來點特別的. 不知道大家看過天使與魔鬼沒有, 那整條長廊的男丁們, 重要部位全被"剁掉", 而以無花果葉取而代之的場景想必大家猶有印象. 這就是丹布朗描述, 由教宗 Pius 九世 ( 1857, Pope Pius IX ) 下令造成的大去勢. 不過砍壯漢的就算了, 砍小天使的...
除了梵諦岡, 在法國南部亞維儂, 還有一座教皇堡唷! ( 只有外觀, 沒進去參觀 )
http://alantong.pixnet.net/blog/post/1389133
雅典學園解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85%E5%85%B8%E5%AD%B8%E9%99%A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