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吉米那諾, 有些書名之為"百塔之城", 雖然極盛時也只有 72 座高塔, 雖然現在高塔剩沒多少座, 不過參差高聳的塔樓, 的確是聖吉米奈羅的一大特色.
車子一路上山, 看到山丘上聖吉米那諾的許多高塔, 但下了車, 走入山城, 卻發現, 高塔雖眾, 卻因建築, 因高塔彼此的位置, 而無法一覽全貌, 或許正如古人所云, 不識盧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吧.
聖吉米那諾, 有些書名之為"百塔之城", 雖然極盛時也只有 72 座高塔, 雖然現在高塔剩沒多少座, 不過參差高聳的塔樓, 的確是聖吉米奈羅的一大特色.
車子一路上山, 看到山丘上聖吉米那諾的許多高塔, 但下了車, 走入山城, 卻發現, 高塔雖眾, 卻因建築, 因高塔彼此的位置, 而無法一覽全貌, 或許正如古人所云, 不識盧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吧.
偷偷的說, 仁記的"蛋"餅和月餅一樣好吃.
這次台北行的主要目的, 就是傳說中一年只做一個月月餅的仁記月餅. 把基隆路三段 139 號丟進 google MAP, 什麼, 居然曾經在仁記附近住了四年, 都不知道有這一家. 到了仁記門口, 看到那長長的紅布條, 好像印象中有見過吧, 但又不很肯定.
貼過爭鮮後, 不少朋友都回應了其他火鍋店, 想來大家都愛吃火鍋, 在嚐過海宴後, 再到火鍋世家試試.
不同於爭鮮和海宴, 火鍋世家並非吃到飽, 只有飲料, 冰淇淋, 和兩鍋甜湯可無限享用. 相對的, 因為沒有太多人拿著東西跑來跑去, 火鍋世家裡頭, 感覺十分乾淨舒適. 而吃慣了吃到飽的小火鍋, 嚐嚐火鍋世家, 沒有限時, 沒有為吃夠本而趕著吃大量東西, 吃起飯來, 彷彿悠閒許多. 桌子像海宴一般, 中間有隔.
Discovery 出的義大利, 這麼描述 Vivoli 的冰淇淋 : "就算不是全世界最好的, 也是全弗羅倫斯最好的." 書上都寫成這樣了, 來到弗羅倫斯, 即使已經走了一天的路, 即使已經腿軟腳痠, 還是得要找來嚐嚐!
穿過烏菲茲美術館後方的巷弄, 原以為找不到了, 沒想到在轉角, 哈! 那人群聚集處, 可不正是 Vivoli 嗎?
由蕾莉歐, 再到 SMN, 結束了 J 重視的採買行程後, 開始漫無目的的在佛羅倫斯逛大街.
本來的目標是老橋(或稱舊橋, Ponte Vecchio ), 不過走到一半, 被鑼鼓喧天吸引, 轉回大衛像前的廣場. 藍白的旗子, 在晴空下, 在大衛像前, 揮舞, 飛揚.
寫了黃小胖和日月潭, 自己的遊記倒是忘了寫, 趕快補上.
在伊達邵的商店街, 首先拜訪貓頭鷹工廠, 不過店內禁止拍照, 有許多可愛的貓頭鷹無法和大家分享. 或許因為老闆, 老闆娘藝術家性格的關係, 招呼客人並不熱絡, 雖然貓頭鷹真的很可愛.
長長的自由時間, 下午 3:15 在大教堂前解散, 晚上六點才集合. 解散前, 善體人意的導遊, 當然要為大家介紹眾家女士到義大利的必買之一 -- 蕾莉歐 ( L'erbolario ).
"首先先到橙色的 Hotel Duomo, 轉入 Hotel 左側的巷子, 然後第一個路口右轉, 之後第二個路口再右轉, 接上大路後, 再右轉一直走就能看到."
開了逾半小時的車, 終於到了外埔漁港前的太興活海鮮餐廳.
不過, 到了可不等於能吃到呀. 時間是中午多, 太興前停滿了車, 大車, 小車, 遊覽車, 裡頭擠滿了人, 客滿! 要在夏日的烈陽下等待有人吃完可是件苦差事, 甫找到停車位的 A, 繞回餐廳前載了 J, 準備到附近繞繞 -- 其實重點是要吹冷氣啦. 等了約 10 分鐘, A 撥電話回餐廳詢問是否已有空桌, 剛剛好有人退訂位, 馬上開回餐廳.
佛羅倫斯的戶外, 除了大衛像外, 聖母百花大教堂( Florence's Duomo - The Cathedral of S.Mari del Fiore/ Tl Duomo di Firenze - Cattedrale di S.Maria del Fiore ), 該是最引人注目的景點了.
啊! 不是說義大利大教堂只叫 Duomo, 沒名字嗎? 怎麼這會兒的標題, 又叫聖母百花大教堂, 不叫 Duomo di Firenze?
終於有時間吃七彩雲南啦! 之前要不是睡過頭, 就是想吃的時間不對, 只好吃別的, 要不然就是擔心夏天, 黃小胖待車上會太熱而沒去吃. 這次趁著去 COSTCO 採買東西, 撇下黃小豬的機會, 殺到桃園吃一頓!
在圓環旁停好車再走到店裡, 剛坐定呢! 菜就上來了.
由 SMN 車站下車, 一路走走走, 終於看到了傳說中的大衛像(複製品)! 大衛的左後方(不是正後)那棟外觀平平, 沒啥子看頭的建築, 就是聲名遠播的烏菲茲美術館. (上圖是 Uffizi.com 的圖)